分解 ROE 涉及將凈收入除以股東權益表示為成分比率的乘積。
將 ROE 分解為兩個組成部分
ROE | = | ROA | × | 財務槓桿比率 | |
---|---|---|---|---|---|
2022年12月31日 | 5.38% | = | 4.40% | × | 1.22 |
2021年12月31日 | 5.12% | = | 4.03% | × | 1.27 |
2020年12月31日 | 4.23% | = | 3.28% | × | 1.29 |
2019年12月31日 | 9.25% | = | 8.17% | × | 1.13 |
2018年12月31日 | 7.89% | = | 7.19% | × | 1.10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 資產回報率(ROA)
- 從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間,ROA持續提升,反映公司在資產使用效率上有所改善。然而,在2020年出現明顯下滑,顯示資產運用效率受到一定的壓力,可能與市場環境或公司營運策略調整有關。2021年稍微回升,但仍未恢復至2019年的高點;2022年則略有進一步提升,展現一定的恢復趨勢。
- 財務槓桿比率
- 該比率自2018年起逐漸上升,至2020年達到高點1.29,顯示公司在此期間透過負債增加,提升了財務槓桿。然而,2021年略有下降,2022年進一步降低,可能代表公司在控制負債規模或降低財務風險方面做出調整,以降低資本結構的潛在風險。
- 股東權益回報率(ROE)
- ROE從2018年的7.89%逐步上升至2019年的9.25%,顯示股東投資的獲利能力走強。然而,2020年ROE顯著下降,僅剩4.23%,與ROA同步低迷,暗示公司獲利能力受到一定的挑戰。2021年ROE有一定回升,至5.12%,但仍未回到2019年的高點;2022年ROE進一步提升至5.38%,反映公司在提高股東回報方面有持續的改善跡象。
將 ROE 分解為 3 個組成部分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 淨獲利率
- 從2018年到2022年,淨獲利率展現出一定的波動模式。2018年和2019年,淨獲利率較高,分別為20%與22.5%,顯示公司在這段期間的獲利能力較為穩健。然而,2020年出現明顯下降,降至13.69%,可能受到當年經濟環境或公司特殊因素的影響。進入2021年與2022年,淨獲利率逐步回升,分別為15.05%和16.93%,反映公司獲利能力在經歷低潮後有一定的回彈。
- 資產周轉率
- 資產周轉率在2018年與2019年間保持穩定,為0.36,代表公司在資產運用效率上較為一致。然而在2020年,該比率顯著下降至0.24,暗示資產運用效率的降低,可能與營運規模或資產配置調整有關。2021年與2022年逐步回升至0.27與0.26,顯示公司資產運用效率在逐漸改善,但仍未完全恢復至2018-2019年的水平。
- 財務槓桿比率
- 財務槓桿比率持續處於較低水準,且隨時間略有波動。2018年與2019年分別為1.1與1.13,顯示公司保持較低的負債比率,使用財務杠桿的程度有限。2020年和2021年稍微增加至1.29與1.27,可能表示公司在此期間略增負債以擴展或應對營運需求,2022年略降至1.22,反映槓桿水平相對穩定,未呈現大幅變動。
- 股東權益回報率(ROE)
- ROE在2018年與2019年間表現較佳,分別為7.89%與9.25%,顯示股東投入獲得一定的回報。然後在2020年顯著下降至4.23%,指出公司當年盈利能力較弱,可能受到整體經濟或業務調整的影響。2021年與2022年,ROE略有改善,分別為5.12%與5.38%,但仍未能恢復至2018-2019年的高點,反映公司股東回報能力目前處於較為低迷的水平。
將 ROE 分解為5個組成部分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在分析過去五年的財務資料中,可觀察到若干顯著的趨勢與變化趨向,呈現公司在資產運用、盈利能力與財務結構方面的演變特點。
- 稅負比率
- 稅負比率於2018年至2020年間呈現波動,於2019年小幅下降後於2020年再次回升,然後在2021年略微降低,至2022年略有回升,顯示公司在這段期間的稅負壓力保持相對穩定,變動幅度不大,反映公司稅務策略或稅率變化較為平穩。
- 利息負擔比率
- 該比率從2018年的接近1(0.99)開始,整體維持穩定,略微上升至2022年的0.94。這表明公司在負債利息支出方面保持較為穩定,負債水平相對固定,未出現顯著的槓桿變動或負債結構變化。
- 息稅前獲利率 (EBIT Margin)
- 此指標於2018年達到24.07%的高點,2019年進一步提升至28.12%,顯示盈利能力提升,然而於2020年顯著下降至17.65%,隨後在2021與2022年間逐步回升至23.77%。此趨勢反映公司2020年可能面臨短期挑戰,盈利能力受到壓抑,但隨後逐步恢復,顯示經營效率有所改善。
- 資產周轉率
- 資產周轉率從2018年至2019年維持持平,皆為0.36,但在2020年明顯下降至0.24,之後於2021和2022年稍微回升至0.27與0.26。這顯示公司在2020年資產運用效率受影響,可能與經濟或產業環境變動相關,但疫情後逐步改善效率,反映營運資產運用有所調整。
- 財務槓桿比率
- 該比率由2018年的1.1逐步上升至2020年的1.29,之後有所下降但仍高於早期水平,2022年為1.22。這代表公司在此期間增加了融資杠杆,但整體槓桿水平保持在合理範圍內,展現出較為謹慎的槓桿運用策略。
- 股東權益回報率 (ROE)
- ROE於2018年為7.89%,逐年提升至2019年的9.25%,然而於2020年大幅下滑至4.23%,後續逐步回升至2021年的5.12%與2022年的5.38%。此變動表明公司在2020年盈利能力受到挫折,可能因經濟條件或營運因素所致,但整體趨勢顯示公司在恢復盈利能力方面有一定成效,ROE仍面臨挑戰。
將 ROA 分解為兩個組成部分
ROA | = | 淨獲利率 | × | 資產周轉 | |
---|---|---|---|---|---|
2022年12月31日 | 4.40% | = | 16.93% | × | 0.26 |
2021年12月31日 | 4.03% | = | 15.05% | × | 0.27 |
2020年12月31日 | 3.28% | = | 13.69% | × | 0.24 |
2019年12月31日 | 8.17% | = | 22.50% | × | 0.36 |
2018年12月31日 | 7.19% | = | 20.00% | × | 0.36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從2018年至2022年間的數據可觀察到,淨獲利率呈現出一定的變動趨勢,其中2019年達到最高的22.5%,隨後在2020年降至13.69%,但在2021年與2022年逐步回升,分別為15.05%與16.93%。這表明公司在這段期間內的獲利能力經歷了一次較大的波動,但整體上呈現出逐步改善的趨勢,尤其是2022年的回升,顯示盈利水平逐年提升。
資產周轉率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從2018與2019年的0.36下降至2020年的0.24,隨後在2021年回升至0.27,但又略微下降至2022年的0.26。這表明公司資產運用效率在此期間內經歷了一定的波動,並未展現持續改善之勢,反映出資產利用率仍屬於較為保守或具有一定固定資產負擔的狀況。
在資產回報率(ROA)方面,2018年為7.19%,隨後在2019年升至8.17%,顯示資產利用效率略有提升。然而,2020年ROA大幅下滑至3.28%,與同期的淨獲利率下降同步,反映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受到衝擊,可能是由於經濟因素、市場競爭或公司內部運營調整所影響。2021年ROA回升至4.03%,2022年進一步改善至4.4%,儘管比2019年的高點仍有差距,但整體呈現回穩或逐步改善的趨勢。
- 總結:
- 2018年至2022年間,公司盈利能力經歷一定的波動,特別是在2020年受到挑戰,但初步顯示出逐步恢復與改善的跡象。資產運用效率保持較低水準,未見明顯長期改善迹象。整體而言,該期間內公司的經營績效呈現出恢復跡象,未來可能需持續觀察資產利用效率是否能有效提升,以支撐持續的盈利能力增強。
將 ROA 分解為 4 個組成部分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 稅負比率
- 從2018年到2022年,稅負比率呈現一個較為波動但趨於穩定的變化趨勢。2018年至2019年略有下降,從0.84降至0.81,表示稅負壓力略有下降。2020年再次回升至0.84,2021年降低至0.72,顯示稅負比率在2021年有所減輕,隨後在2022年略微回升至0.76,整體趨勢反映稅負比率在過程中變動但保持在較為相仿的水平。這可能與公司稅務策略或所得稅率變動相關。
- 利息負擔比率
- 該比率在2018至2019年間保持穩定在0.99,進入2020年略微下降至0.93,並在2021年和2022年持續略微上升至0.94,表明公司支付利息的比例在此期間保持較高水平,反映出公司可能有較高的負債水平或較高的借款成本,但變動幅度不大,顯示負債管理較為穩定。
- 息稅前獲利率
- 此指標在2018年達到24.07%,隨後2019年升至最高點28.12%。然而,2020年出現顯著下降,降至17.65%,顯示在2020年公司在營運盈利能力方面遭遇壓力。儘管2021年恢復至22.44%,並在2022年進一步上升至23.77%,但仍未回到2019年的高點,反映公司在經營利潤率方面經歷了一段波動期。這可能與經濟環境的變動或行業特定的挑戰有關。
- 資產周轉率
- 從2018年的0.36呈現穩定,至2019年亦維持不變,但從2020年起明顯下降至0.24,之後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上升至0.27和0.26。這揭示公司資產利用效率在2020年受到一定影響,但在隨後的兩年內逐步改善,反映資產運用效率的逐步恢復。
- 資產回報率(ROA)
- 此比率於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7.19%和8.17%,顯示財務杠桿和資產運用效率較為理想。然而在2020年大幅下降至3.28%,表明盈利能力受到嚴重影響。經過2021年和2022年的恢復,ROA達到4.03%和4.4%,展示出公司在經營效率上的逐步改善,但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的高水準。整體來看,ROA的變動與盈利能力和資產利用的變化密切相關。
淨獲利率分攤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 稅負比率
- 從2018年至2022年間,稅負比率呈現出一定的波動。其中,自2018年到2020年,稅負比率維持在約0.84左右,略有波動;而在2021年,下降至0.72,顯示稅負的負擔相較前幾年有所減輕,之後在2022年略微回升至0.76。整體而言,稅負比率的變動可能反映公司稅務政策或營收結構的調整。
- 利息負擔比率
- 此比率在五年間變動較為穩定,平均值約在0.94左右。自2018年至2021年,利息負擔比率略持平,皆約0.99左右到0.93的範圍內,2022年微升至0.94。此數據顯示公司在負債結構或利息支出方面未出現顯著變化,維持較為穩定的資本負擔水平。
- 息稅前獲利率
- 2020年該比率明顯下降至17.65%,而在其他年份則維持在較高水準(約24%至28%)。2021年和2022年,息稅前獲利率回升至22.44%和23.77%,顯示公司經營獲利能力在2020年的低點之後逐步復甦。此趨勢可能反映公司在經濟或市場環境變化後,逐步改善營運績效。
- 淨獲利率
- 淨獲利率的變化趨於相似,從2018年的20%上升至2019年的22.5%,在2020年跌至13.69%,引發關注的是2020年獲利能力的明顯下滑。隨後在2021年和2022年逐步改善,達到15.05%和16.93%。整體而言,淨獲利率展示出2020年為低點,之後逐步回升的趨勢,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在疫情或經濟動盪後的恢復過程中逐漸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