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darko Petroleum Corp. 通過3個部門運營: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生產;中游;和市場行銷。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油氣勘探與生產 | 52.67% | 56.32% | 84.33% | 68.45% | 70.42% |
中游 | 39.11% | 54.60% | 36.22% | 34.05% | 36.92% |
行銷 | -29.60% | -35.52% | -42.36% | -23.54% | -20.97%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根據所提供的數據,對於Anadarko Petroleum Corp.的主要財務比率表現進行分析,所得結論如下:
- 油氣勘探與生產⸺應申報分部利潤率
- 該分部的利潤率在2012年至2014年間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從70.42%升至84.33%,展現較強的獲利能力。然而,自2014年起,該比率開始顯著下降,到2016年降至52.67%。此一趨勢變化可能反映油氣市場條件的波動、成本結構的變動或公司營運效率的變化,顯示該分部的盈利能力較2014年前後有所削弱。
- 中游⸺應申報分部利潤率
- 中游分部的利潤率在2012年與2013年相對較低,分別為36.92%與34.05%;至2014年略微攀升至36.22%,但於2015年明顯升高至54.6%,然後在2016年下降至39.11%。此趨勢顯示該分部的盈利能力在2014年至2015年間有顯著提升,但整體仍較2012年前的水準稍低,反映市場條件或公司營運策略的變動影響。
- 行銷⸺應申報分部利潤率
- 行銷分部的利潤率在所有觀察年度中均為負數,且呈現惡化趨勢。從2012年的-20.97%逐步惡化至2014年的-42.36%,到2015年略降至-35.52%,再到2016年則為-29.6%。這反映出該分部在整個期間內持續面臨盈利壓力,可能受到利潤率低下或成本控制困難的影響,儘管2016年的情況較前一年有所改善,但仍未達到盈餘水平。
綜合來看,Anadarko Petroleum Corp.的油氣勘探與生產分部在2014年前後經歷過較高的盈利表現,但隨後面臨盈利能力下降。中游分部則經歷了一段逐步改善但仍偏低的利潤率,反映該部門經營狀況較為波動。行銷部門長期處於虧損狀態,且趨勢惡化,提示公司在行銷策略或成本結構上可能需進行調整或深入改善。總體而言,公司在不同業務分部之間表現出顯著差異,反映出其營運成果受多重因素影響,且部分業務線尚待提升獲利能力。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 油氣勘探和生產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調整后EBITDAX | 3,604) | 4,456) | 12,505) | 9,238) | 8,500) |
收入 | 6,842) | 7,912) | 14,828) | 13,495) | 12,070) |
應申報分部獲利比率 | |||||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1 | 52.67% | 56.32% | 84.33% | 68.45% | 70.42%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 2016 計算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 = 100 × 調整后EBITDAX ÷ 收入
= 100 × 3,604 ÷ 6,842 = 52.67%
- 調整后EBITDAX
- 2012年至2014年間,調整后EBITDAX呈現持續攀升的趨勢,從8,500百萬美元增加至12,505百萬美元,反映出公司在該期間的營運盈利能力得到增強。然後在2015年直接大幅下降至4,456百萬美元,並在2016年進一步下降至3,604百萬美元,此趨勢顯示公司盈利能力顯著下滑,可能受到行業環境變化或內部成本結構調整的影響。
- 收入
- 公司收入在2012至2014年間持續增長,分別為12,070百萬美元、13,495百萬美元與14,828百萬美元,說明公司業務規模和銷售收入有所擴大。進入2015年後,收入大幅減少至7,912百萬美元,2016年進一步下降至6,842百萬美元,這透露出營收的劇烈收縮,可能由市場需求減退、油價下跌或策略調整引起,反映公司面臨成本壓力與收入結構變化的挑戰。
-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
- 分部利潤率在2012至2014年期間展現波動,但整體處於較高的範圍,2012年為70.42%、2013年為68.45%、2014年則達到84.33%,顯示公司某些分部在此段期間維持高利潤率。然而在2015年明顯下降至56.32%,2016年進一步降至52.67%,呈現出盈利效率的顯著下降,這可能與盈利能力的整體下滑、成本增加或市場不利條件相關。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中游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調整后EBITDAX | 797) | 1,056) | 660) | 508) | 474) |
收入 | 2,038) | 1,934) | 1,822) | 1,492) | 1,284) |
應申報分部獲利比率 | |||||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1 | 39.11% | 54.60% | 36.22% | 34.05% | 36.92%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 2016 計算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 = 100 × 調整后EBITDAX ÷ 收入
= 100 × 797 ÷ 2,038 = 39.11%
分析結果顯示,Anadarko Petroleum Corp. 在2012年至2016年間的財務表現經歷了多項顯著的變化。首先,調整后EBITDAX呈現持續成長的趨勢,從2012年的約4.74億美元逐步攀升至2016年的7.97億美元,反映出公司在營運獲利能力上的改善,尤其是2015年後的快速提升,可能受到行業或公司內部戰略調整影響。
就收入方面來看,從2012年的1,284百萬美元逐年增加,至2016年達到2,038百萬美元,整體呈現穩步成長,證明公司營收的逐步擴張趨勢。然而,增長速度在不同年份略有差異,2013年至2014年增幅較為平穩,而2015年與2016年則展現出較為明顯的上升,加強了營收持續擴大的印象。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方面起初較為穩定,約在34-37%的範圍內,2012年至2014年波動較小,展現出一定的經營穩定性。2015年利潤率顯著提升至54.6%,可能是由於成本控制改善或營收增長較快所帶來的效率提高。然而,2016年利潤率下降至約39.11%,顯示在營運效率上出現一定的壓力或成本上升,影響了整體盈利能力。
整體而言,Anadarko Petroleum Corp. 在此期間的財務表現展現出營收與核心獲利能力的正向趨勢,特別是在2014年至2015年之間的快速成長。然而,利潤率的波動也反映出經營環境的挑戰與內部成本管理的變化,未來的績效將可能受到市場價格波動、成本控制與產能利用率等因素的影響。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行銷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調整后EBITDAX | (156) | (195) | (219) | (125) | (104) |
收入 | 527) | 549) | 517) | 531) | 496) |
應申報分部獲利比率 | |||||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1 | -29.60% | -35.52% | -42.36% | -23.54% | -20.97%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 2016 計算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 = 100 × 調整后EBITDAX ÷ 收入
= 100 × -156 ÷ 527 = -29.60%
分析來看,調整后EBITDAX在所列期間表現出持續的負值,顯示公司在經營活動中一直未能實現盈利,且其負值逐年增加,尤其是在2014年達到-219百萬美元,反映出經營的困難逐步加劇。然而,在2015年略有改善,負值下降至-195百萬美元,但在2016年再次縮小至-156百萬美元,顯示出一定程度的改善趨勢,但仍處於虧損狀態。
收入方面,則呈現較為穩定的趨勢,雖然略有波動,但整體變動幅度有限,2012年至2016年收入從496百萬美元升至約527百萬美元,表現出一定的收入穩定性,未見明顯成長或衰退趨勢。然而,即便收入穩定,調整后EBITDAX的持續虧損表明成本或運營效率方面存在問題,尚未能有效轉化為利潤。
須申報分部利潤率的數據顯示較高的負值,尤其是在2014年達到-42.36%,表明公司在該年度的分部經營效率顯著較低,利潤率長期處於負值範圍。雖然此比例在2015年有所改善,但仍維持在-35.52%,並在2016年進一步改善至-29.6%。這反映出公司在逐步提升盈利能力,但仍面臨較大的盈利壓力。
整體來說,這段期間的財務資料呈現出公司經歷持續的經營困難,儘管收入保持相對穩定,調整后EBITDAX持續虧損,且分部利潤率長期處於負值,彰顯出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亟待改善。公司未來的財務改善將需要著重於成本控制、提升營運效率與收入增長策略,以扭轉長期虧損局面。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油氣勘探與生產 | 14.86% | 17.31% | 38.22% | 27.65% | 26.61% |
中游 | 13.48% | 17.97% | 9.86% | 9.39% | 10.63% |
行銷 | — | — | — | -1,388.89% | -110.64%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分析顯示,油氣勘探與生產部門的資產回報率在2012年至2014年間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從26.61%增加至38.22%,凸顯該部門在該期間內的經營效率提升。然而,進入2015年後,資產回報率大幅下降至17.31%,至2016年進一步降至14.86%,反映出該部門的盈利能力在近年來受到壓力,可能受到油價波動或產量變動的影響。
- 中游部門的資產回報率
- 在2012年至2014年期間,該部門資產回報率較為穩定,分別為10.63%、9.39%和9.86%。2015年迅速增加至17.97%,但在2016年則下降至13.48%。
- 行銷部門的資產回報率
- 該部門的資產回報率高度波動且持續為負值,從2012年的-110.64%惡化至2013年的-1388.89%,顯示出極度的經營困難或資產運用效率低下。2014年尚未提供數據,2015年資料缺失,2016年亦未見相關數據,顯示該部門可能已經退出或大幅縮減其經營活動。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 油氣勘探和生產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調整后EBITDAX | 3,604) | 4,456) | 12,505) | 9,238) | 8,500) |
淨性能及設備 | 24,251) | 25,742) | 32,717) | 33,409) | 31,939) |
應申報分部獲利比率 | |||||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1 | 14.86% | 17.31% | 38.22% | 27.65% | 26.61%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 2016 計算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 = 100 × 調整后EBITDAX ÷ 淨性能及設備
= 100 × 3,604 ÷ 24,251 = 14.86%
根據提供的資料,Anadarko Petroleum Corp. 在2012年至2016年間的財務表現呈現出多方面的變化與趨勢,具體分析如下:
- 調整后EBITDAX (百萬美元)
- 從2012年的8,500百萬美元逐年增加至2014年的12,505百萬美元,顯示該期間公司在運營獲利能力方面持續成長。然而,自2014年達到高峰後,該指標在2015年大幅下降至4,456百萬美元,並在2016年略降至3,604百萬美元。此趨勢反映出公司在2014年後面臨一定的經營壓力或市場調整,導致盈利能力減弱。
- 淨性能及設備 (百萬美元)
- 淨性能及設備的價值在2012年至2014年期間保持較為穩定,均約在32,000百萬美元以上,顯示固定資產的規模基本穩定。然而,2015年開始出現顯著下降,由約25,742百萬美元降至2016年的24,251百萬美元,可能反映資產折舊、處分或減值,或者公司進行資產重組或資本支出調整的結果。
-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 (%)
- 這一比率於2012年至2014年呈現逐步上升,分別為26.61%、27.65%、38.22%,達到高峰,反映出該期間公司部門的資產利用效率提升。然而,2015年起比率急劇下降至17.31%,並在2016年進一步降低至14.86%。這表明在後期,公司資產的回報效率顯著降低,可能由於市場環境惡化、成本上升或資產價值下跌等因素影響。
總結來看,Anadarko Petroleum Corp. 在2012年至2014年期間展現出較為穩健的盈利及資產回報能力,2014年達到較高點。然而,從2015年起,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資產回報率明顯下滑,顯示出經營環境或內部資產管理方面面臨挑戰。未來若要改善狀況,可能需關注資產優化、成本控制及市場策略調整。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中游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調整后EBITDAX | 797) | 1,056) | 660) | 508) | 474) |
淨性能及設備 | 5,913) | 5,876) | 6,697) | 5,408) | 4,459) |
應申報分部獲利比率 | |||||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1 | 13.48% | 17.97% | 9.86% | 9.39% | 10.63%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 2016 計算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 = 100 × 調整后EBITDAX ÷ 淨性能及設備
= 100 × 797 ÷ 5,913 = 13.48%
- 調整后EBITDAX
- 從2012年至2016年間,調整后EBITDAX呈現持續穩定的成長趨勢。2012年為474百萬美元,至2015年已達到1056百萬美元,反映出公司的營運盈利能力逐年提升。2016年略有下降至797百萬美元,但整體而言,該指標展現出積極的成長動態,意味著公司在營運效率或市場表現方面獲得改善。
- 淨性能及設備
- 淨性能及設備的數值則顯示出顯著的增加。從2012年的4459百萬美元增至2016年的5913百萬美元,這表明公司資產規模或投資規模有所擴張,也可能反映公司在資產建設方面的積極佈局。值得注意的是,該項數值的穩定增長可能支持公司未來產能的提升與長期發展戰略。
-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
- 此比率在分析期間內經歷較大的波動。2012年至2014年,該比率保持在較低水準(約10%),表示分部的資產回報效果較為平穩。2015年出現顯著上升,達到17.97%,反映該年度分部資產的收益大幅改善。然而,2016年的回報率則下降至13.48%,顯示回報率略有回落但仍高於早期水平。該變化可能受到市場環境、資產配置或營運策略調整的影響,需進一步分析以了解具體原因。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行銷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調整后EBITDAX | (156) | (195) | (219) | (125) | (104) |
淨性能及設備 | —) | —) | —) | 9) | 94) |
應申報分部獲利比率 | |||||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1 | — | — | — | -1,388.89% | -110.64%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 2016 計算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 = 100 × 調整后EBITDAX ÷ 淨性能及設備
= 100 × -156 ÷ 0 = —
根據提供的財務資料,Anadarko Petroleum Corp. 在所分析的五個年度中,調整后EBITDAX呈現持續的負值,且數值逐年惡化,從2012年的-1億0400萬美元擴大到2014年的-2億1900萬美元,反映該公司在營運利潤方面面臨持續的挑戰。儘管2015年數值略為改善至-1億9500萬美元,但仍處於顯著的虧損狀態,並在2016年進一步惡化至-1億5600萬美元,說明公司的營運盈利能力未見明顯改善。
此外,淨性能及設備亦顯示極高的負值,且只在2012年與2013年有資料,數值分別為94百萬美元和9百萬美元,後續年度資料缺失。這可能暗示公司在那兩年獲得較少淨收益或資產折舊及攤銷調整較高,而在2014年後未提供相關數據,限制了對此項的進一步分析。
須申報分部資產回報率比率亦呈現極端負值,且數值在2012年與2013年分別為-110.64%與-1388.89%,指出公司的資產回報效率極低,甚至出現資產使用的極度低效或虧損狀況。由於2014年資料缺失,無法判斷該比率的趨勢,然而,過去的負值嚴重反映了分部營運的財務困境。
整體而言,該公司在所分析期間內的營運績效顯示顯著的財務困難,主要表現為持續的負盈餘與資產回報率低下,反映出財務狀況不佳且尚未見到強烈的改善跡象。這些資料凸顯公司可能面臨結構性挑戰或市場環境不利,亟需改善營運效率或進行策略調整以改善財務表現。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油氣勘探與生產 | 0.28 | 0.31 | 0.45 | 0.40 | 0.38 |
中游 | 0.34 | 0.33 | 0.27 | 0.28 | 0.29 |
行銷 | — | — | — | 59.00 | 5.28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根據所提供的財務資料,針對Anadarko Petroleum Corp.的資產周轉率進行分析,觀察如下趨勢:
- 油氣勘探與生產分部資產周轉率
- 該分部的資產周轉率在2012年至2014年間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由0.38提升至0.45,顯示該時期內資產運用效率穩步改善。然而,2015年該比率顯著下滑至0.31,並在2016年持續下降至0.28,反映出資產運用效率進一步惡化,可能受到產業環境變動或公司內部資產管理策略調整的影響。
- 中游分部資產周轉率
- 此分部的資產周轉率在2012年至2014年間較為穩定,從0.29逐年微降至0.27,之後在2015年回升至0.33,2016年進一步提高至0.34,顯示該分部的資產運用效率有逐步改善的趨勢,特別是在2015年之後,反映出該部門的資產管理可能進入較佳狀態或產業需求的改善。
- 行銷分部資產周轉率
- 2012年期間該比率為5.28,但2013年突然大幅升高至59,之後的資料中則缺失,無法得出完整的趨勢分析。此數值的劇烈變動可能反映出短期內資產運用效率有較大變動,或受特殊交易或財務調整的影響。然而,資料缺失限制了對後續趨勢的判斷,需進一步資料確認。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 油氣勘探和生產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收入 | 6,842) | 7,912) | 14,828) | 13,495) | 12,070) |
淨性能及設備 | 24,251) | 25,742) | 32,717) | 33,409) | 31,939) |
須申報分部活動比率 | |||||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1 | 0.28 | 0.31 | 0.45 | 0.40 | 0.38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 2016 計算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 = 收入 ÷ 淨性能及設備
= 6,842 ÷ 24,251 = 0.28
根據所提供的資料,可以觀察到Anadarko Petroleum Corp.在五個年度期間的財務變化情況。收入方面,2012年至2014年期間呈現持續成長,從約1.21億美元增加到約1.48億美元,顯示公司在此段期間的營收規模有所擴大。然後在2015年至2016年間,收入顯著下降,分別為約7912萬美元和6842萬美元,反映出公司在近期面臨的營收壓力或行業整體下行的情況。 此外,淨性能及設備的資產規模經過五年期間也呈現波動。從2012年的約3.19萬萬美元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3.34萬萬美元,並在2014年達到峰值約3.27萬萬美元,但在2015年及2016年開始下滑,分別降至約2.57萬萬美元和2.42萬萬美元,顯示出公司資產規模在後期出現減少。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反映資產運用效率。從2012年的0.38逐步升高至2014年的0.45,顯示資產運用效率在此期間有所提升。然而,進入2015年與2016年後,該比例分別降至0.31和0.28,表明資產運用效率有所下降,反映出公司在較晚階段資產利用的效率減弱,可能與營收下降或資產結構調整有關。 綜合來看,Anadarko Petroleum Corp.在2012至2014年間展現穩定的收入增長與資產運用效率提升,但在2015年及2016年面臨經營績效下滑的跡象,特別是營收和資產規模的縮減及資產周轉率的下降,指向公司在此期間遭遇的經營挑戰或外部環境的變化需引起注意。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中游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收入 | 2,038) | 1,934) | 1,822) | 1,492) | 1,284) |
淨性能及設備 | 5,913) | 5,876) | 6,697) | 5,408) | 4,459) |
須申報分部活動比率 | |||||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1 | 0.34 | 0.33 | 0.27 | 0.28 | 0.29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 2016 計算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 = 收入 ÷ 淨性能及設備
= 2,038 ÷ 5,913 = 0.34
綜合分析期間內,Anadarko Petroleum Corporation的收入展現持續成長的趨勢。從2012年的1,284百萬美元逐步增加至2016年的2,038百萬美元,表明公司在此期間內業務規模有所擴展,且增長速度逐年提升。
淨性能及設備(Net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亦顯示穩定上升的趨勢,從2012年的4,459百萬美元逐步攀升至2016年的5,913百萬美元,反映出公司持續投入資產建設或維持資產水準,可能是為支持業務擴展或資產升級所需。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在觀察期間內亦呈現微幅上升,從2012年的0.29增長到2016年的0.34。這一指標的逐步改善,暗示公司在資產運用效率方面有所提升,能在較高資產基數下取得更佳的銷售收入或收益,反映出資產管理的改善或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整體而言,Anadarko Petroleum Corporation於此期間展現出穩健的收入增長與資產運用效率提升的跡象,同時其資產規模亦持續擴大。這些趨勢有助於支持公司長期的成長策略,但需關注未來資產周轉率的進一步提升以及潛在的市場與產業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行銷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收入 | 527) | 549) | 517) | 531) | 496) |
淨性能及設備 | —) | —) | —) | 9) | 94) |
須申報分部活動比率 | |||||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1 | — | — | — | 59.00 | 5.28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 2016 計算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 = 收入 ÷ 淨性能及設備
= 527 ÷ 0 = —
根據所提供的財務資料顯示,該公司在2012年至2016年間經歷了數個呈現出一定變化的趨勢。
- 收入變化趨勢
- 公司收入在2012年為496百萬美元,至2013年略增至531百萬美元,反映出正向成長的動能。然而,至2014年,收入稍微下降至517百萬美元,但隨後在2015年回升至549百萬美元,保持較高水平,並在2016年稍微回落至527百萬美元。整體而言,收入呈現一定波動,但整體趨勢較為穩定,未見劇烈變動。
- 淨性能及設備投資
- 淨性能及設備的數據在2012年為94百萬美元,並在2013年大幅下降至9百萬美元。之後相關數據缺失,無法追蹤中間年度的變動,但可以推測,2012年至2013年期間可能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資產調整或資本支出調整。在2014年及之後的年度缺乏資料,限制了對此項指標長期趨勢的分析。
- 須申報分部資產周轉率
- 這一財務比率於2012年為5.28,顯示較高的資產周轉效率。然而,在2013年極大提升,達到59,顯示資產利用效率在此期間有顯著改善。然而,之後資料缺失,未能呈現未來年度該比率的變化,不能判定資產效率的持續趨勢或是否達到穩定水平。
綜合上述,該公司在經營規模上顯示出一定的波動,但在收入方面較為穩定,特別是在2014年至2015年間,達到較高水平。資產周轉率在2013年顯著提升,暗示資產利用效率的改善,但缺乏後續資料限制深入分析。淨性能及設備投資的變動較為有限,僅有2012年和2013年的資料呈現。因此,整體來說,儘管資料稀缺,資料顯示公司在營收方面保持一定的彈性,但需要進一步資料以獲得更全面的財務狀況與運營效率的評估。
收入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油氣勘探與生產 | 6,842) | 7,912) | 14,828) | 13,495) | 12,070) |
中游 | 2,038) | 1,934) | 1,822) | 1,492) | 1,284) |
行銷 | 527) | 549) | 517) | 531) | 496) |
其他和部門間抵銷 | (960) | (909) | (792) | (651) | (543) |
總 | 8,447) | 9,486) | 16,375) | 14,867) | 13,307)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從資料中可以觀察到,2012年至2014年間,油氣勘探與生產的收入持續成長,分別從1,207百萬美元增加至1,482百萬美元,展現出勘探與生產業務的穩定擴張。然而,2015年和2016年則出現明顯的下降,收入分別降至7,912百萬美元與6,842百萬美元,顯示該部門在後續兩年面臨收入縮減的趨勢,可能受到市場價格變動或產量調整的影響。
中游業務收入則展現較為穩定的成長趨勢,從2012年的1,284百萬美元逐步提升至2016年的2,038百萬美元。這顯示中游業務的營運效能較為穩定,且在整體營收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可能反映公司在基礎設施或管道運輸等中游領域的持續投入與收益穩定。
行銷部門的收入在五年期間內較為平穩,略有上升,從496百萬美元增至527百萬美元。此趨勢顯示該部門的獲利能力較為穩定,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小,可能的原因包括合約穩定或內部營運效率的維持。
與此同時,其他和部門間抵銷的收入持續惡化,從負的543百萬美元加劇到負的960百萬美元,顯示公司在多部門間的抵銷項目中產生較大的負數額,可能代表部門間的內部結算負擔增加或特殊調整。該項目負數的擴大拖累了整體收入表現,反映出內部交易的負面效應逐年加劇。
整體而言,公司的總收入由2012年最高點的13,307百萬美元逐步下降至2016年的8,447百萬美元。這一趨勢主要受到油氣勘探與生產部門收入的顯著下降所拖累,雖然中游和行銷部門維持一定的增長或穩定,但未能完全抵消前者的下滑。此外,增加的抵銷收入負擔進一步壓縮了整體營收的表現,反映出公司在收入結構和部門間內部交易管理上仍面臨挑戰。
調整后EBITDAX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油氣勘探與生產 | 3,604) | 4,456) | 12,505) | 9,238) | 8,500) |
中游 | 797) | 1,056) | 660) | 508) | 474) |
行銷 | (156) | (195) | (219) | (125) | (104) |
其他和部門間抵銷 | (170) | (381) | (225) | (218) | 96) |
總 | 4,075) | 4,936) | 12,721) | 9,403) | 8,966)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 整體趨勢分析
-
在2012年至2014年期間,企業的調整後EBITDAX(稅息折舊攤銷前利潤)呈現穩步成長的趨勢,從約8,966百萬美元上升至12,721百萬美元,反映出該時期基礎營運能力的強勁增長。其中,油氣勘探及生產部門的表現尤為突出,2012年至2014年間持續擴大,為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然而,2015年開始,調整後EBITDAX出現明顯下滑,從12,721百萬美元下降至4,936百萬美元,進一步在2016年下降至4,075百萬美元,較前一年度再度減少約17.5%。此階段的變化或反映出油氣價格波動、市場需求變化或內部成本結構的調整影響。
- 各部門表現分析
-
油氣勘探與生產部門:此部門的調整後EBITDAX在2012至2014年之間展現持續的成長,年均增長顯著,顯示出公司在資源開發和產量管理方面的改善。從2014年起,該部門的數值開始顯著下滑,反映出市場條件或內部經營策略的轉變,導致該部門的盈利能力受到壓力。
中游部門:中游業務的調整後EBITDAX亦持續擴大,從2012年的474百萬美元增加至2015年的1,056百萬美元,展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但在2016年略有下降,反映該部門雖有增長,但較為波動。
行銷部門:此部門的調整後EBITDAX在整個期間均為負數,且沒有明顯改善,持續的虧損提醒該部門可能面臨市場競爭激烈與獲利能力不足的挑戰。由2012年到2016年,數值波動較小,但始終未見大幅改善,值得關注其經營策略與成本控制。
其他和部門間抵銷:此部分數據呈現出較大波動,尤其在2013至2015年間,數值由正轉負,表明內部調整或資產重組可能對整體結果產生影響。2016年數值仍為負,反映該部分的潛在不穩定性與壓力。
- 綜合分析
- 該公司在2012至2014年之間展現出強勁的營運表現,主要由油氣勘探與生產部門推動,但隨後因市場因素或內部策略調整,整體調整後EBITDAX在2015年後出現明顯下滑。儘管中游部門仍保持增長,但整體盈利能力的下降揭示出公司面臨的挑戰與不確定性。行銷與其他部門的持續虧損,進一步彰顯公司在多元化布局或內部成本管理方面的壓力。未來若欲扭轉趨勢,需關注成本控制、資源效率,以及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
淨性能及設備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油氣勘探與生產 | 24,251) | 25,742) | 32,717) | 33,409) | 31,939) |
中游 | 5,913) | 5,876) | 6,697) | 5,408) | 4,459) |
行銷 | —) | —) | —) | 9) | 94) |
其他和部門間抵銷 | 2,004) | 2,133) | 2,175) | 2,103) | 1,906) |
總 | 32,168) | 33,751) | 41,589) | 40,929) | 38,398)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 油氣勘探與生產⸺淨性能及設備
- 系統顯示此部門在2012年至2014年間,淨性能及設備持續略為增長,達到峰值約33,017百萬美元後,展現一定穩定性。然而,2015年起出現明顯下降,至2016年縮減到24,251百萬美元,約低於前一年度27,742百萬美元,反映行業可能面臨產能縮減或資產折舊壓力,為公司產能調整或資產重組的指示。
- 中游⸺淨性能及設備
- 此部分在2012年至2014年間穩步上升,從4,459百萬美元提升至6,697百萬美元,呈現資產擴張或升值趨勢。至2015年略微下降,但在2016年仍維持在約5,913百萬美元,表明中游業務在此期間相對穩定,可能受益於產能整合或運營效率改善。
- 行銷⸺淨性能及設備
- 資料顯示此項目在2012年僅有94百萬美元,2013年大幅下降至9百萬美元,此後多未留存數據。整體而言,行銷部門資產規模較小且不穩定,變化較少而缺乏完整趨勢,可能代表此部門的資產或活動規模較小或資料未完整披露。
- 其他和部門間抵銷⸺淨性能及設備
- 此項在2012年及2013年約為1,906及2,103百萬美元,之後略為變動,至2016年約為2,004百萬美元,展現資產規模較為穩定。該數據可反映公司內部調整或資產轉移的結果,整體趨勢較為平滑,未顯示劇烈變化。
- 總⸺淨性能及設備
- 整體趨勢顯示,2012年至2014年期間,公司淨性能及設備總額穩步增長,並在2014年達到41589百萬美元的高點。此後,2015年起顯著下降至33,751百萬美元,2016年進一步縮減至32,168百萬美元,約比前一年降低4,583百萬美元。此趨勢反映出公司資產規模於此期間內有所縮減,可能因資產出售、折舊或其他資本調整措施。此外,總體資產規模的變化也可能受到行業景氣和公司策略調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