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 (EBITDA)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從所提供的財務數據中可以觀察到,安達科 petroleum corp. 在2012年至2014年間,的確展現出盈利能力的波動,但整體趨勢較為穩定,特別是在亦步亦趨上升的 EBITDA 及稅前盈利(EBT)指標中顯示公司在這段期間仍保持一定的獲利水平。
然而,自2014年起,該公司開始出現顯著的財務狀況惡化。2015年,公司出現了負的凈利潤(-6692百萬美元)及稅前虧損(-9689百萬美元),LED抵財務經營的困境,反映出油價波動或經營成本增加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在2015年及2016年,公司的盈利能力未見明顯回升,反而進一步惡化。一方面,於2015年凈利潤及EBIT的負值加深,顯示公司在該年度面臨較嚴峻的經營困難;另一方面,即使在2016年見到 EBITDA 出現正值(1362百萬美元),但整體盈利仍未恢復到正向盈利的水平,並未能扭轉整體的財務下行態勢,反映出公司仍處於困境之中,或許正在逐步改善中但不穩定。
綜合來看,該公司在過去幾年間經歷了由盈轉虧的轉折點,特別是在2015年開始展現出明顯的財務困境跡象。這種趨勢提示,安達科 petroleum corp. 在油價走低或市場波動的背景下,面臨較大的經營挑戰,未來的財務改善仍需要外部市場環境的支持或內部營運策略的調整。
企業價值與 EBITDA 比率當前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 企業價值 (EV) | 42,437) |
| 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 (EBITDA) | 1,362) |
| 估值比率 | |
| EV/EBITDA | 31.16 |
| 基準 | |
| EV/EBITDA競爭 對手1 | |
| Chevron Corp. | 7.14 |
| ConocoPhillips | 5.28 |
| Exxon Mobil Corp. | 7.10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 按兩下 competitor name (競爭對手名稱) 以查看計算。
如果公司的 EV/EBITDA 低於基準的 EV/EBITDA,那麼公司的價值相對較低。
否則,如果公司的 EV/EBITDA 高於基準的 EV/EBITDA,那麼公司的價值相對較高。
企業價值與 EBITDA 比率歷史的
| 2016年12月3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2014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2012年12月31日 | ||
|---|---|---|---|---|---|---|
| 選定的財務數據 (百萬美元) | ||||||
| 企業價值 (EV)1 | 52,747) | 38,042) | 53,609) | 54,057) | 54,164) | |
| 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 (EBITDA)2 | 1,362) | (4,261) | 5,376) | 6,719) | 8,271) | |
| 估值比率 | ||||||
| EV/EBITDA3 | 38.73 | — | 9.97 | 8.05 | 6.55 | |
| 基準 | ||||||
| EV/EBITDA競爭 對手4 | ||||||
| Chevron Corp. | — | — | — | — | — | |
| ConocoPhillips | — | — | — | — | — | |
| Exxon Mobil Corp. | — | — | — | — | — |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 查看詳情 »
2 查看詳情 »
3 2016 計算
EV/EBITDA = EV ÷ EBITDA
= 52,747 ÷ 1,362 = 38.73
4 按兩下 competitor name (競爭對手名稱) 以查看計算。
- 企業價值(EV)
- 從2012年至2014年,企業價值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分別由約54.16億美元降至53.61億美元,變動幅度較為平緩。2015年,企業價值大幅下降至約38.04億美元,顯示公司在該年度面臨較大的市場或財務壓力。2016年,企業價值回升至約52.75億美元,反映出一定程度的市場調整或價值恢復。
- 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
- 在2012至2014年間,EBITDA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分別由8,271百萬美元降至5,376百萬美元,反映公司當時的營運獲利能力有所減弱。2015年,EBITDA出現負值為-4,261百萬美元,顯示公司在該年度遭遇重大經營困難或一次性損失。2016年,EBITDA回升至約1,362百萬美元,顯示營運狀況有一定改善,但仍遠低於2012年的水平。
- EV/EBITDA比率
- 該比率於2012年至2014年間逐步上升,分別由6.55增至9.97,表明市場對該公司盈利能力的評價提高或投資者願意支付較高的估值倍數。然而,2015年由於EBITDA轉為負值,該比率未被計算,導致缺失。2016年,EV/EBITDA比率急劇升高至38.73,可能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突然惡化使得估值倍數顯得較為不合理,也提示公司面臨較大經營風險或市場對其前景持較悲觀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