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用戶區域
免費試用
本周免費提供的 Hess Corp. 個頁面:
資料隱藏在後面: 。
這是一次性付款。沒有自動續訂。
我們接受:
損益表
已結束 12 個月 | 銷售額和其他營業收入 | 歸屬於 Hess Corporation 的淨收益(虧損)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5-12-31).
以下分析聚焦於資料集中兩項財務指標:銷售額和其他營業收入,以及歸屬於該期間的淨收益(虧損)。單位為百萬美元,數值缺失以空白表示,觀察期間為 2005 年至 2022 年。
- 收入趨勢與波動性
- 整體呈現三段式波動走勢。2005-2008 年間,收入呈現穩健成長,從 22,747 增長至 41,165;但 2009 年出現明顯下滑,降至 29,614,之後於 2010-2012 年短暫回升至 38,466。2013 年起再度大幅下降,降至 22,284,並於 2014-2016 年間持續下探,最低點出现在 2015 年的 6,636 與 2016 年的 4,762。此後於 2017-2019 年回升,分別為 5,466、6,323、6,495;2020 年再度下滑至 4,667。2021 年出現強勁反彈至 7,473,2022 年再創新高,達到 11,324。整體可見在全球經濟與市場需求波動下,該指標於 2009 年後經歷長期的顯著波動與結構性下降,直至 2021-2022 年才出現顯著的回升與攀升。
- 淨收益(虧損)的波動與轉折點
- 早期呈現多年的正值,2005-2008 年分別為 1,242、1,916、1,832、2,360 百萬美元;2009 年下降至 740,2010 年回升至 2,125,2011 年 1,703,2012 年 2,025,2013 年出現顯著高點 5,052。之後於 2014 年回落至 2,317,2015 年轉為虧損 3,056,2016 年虧損擴大至 6,132,2017 年虧損 4,074,2018 年虧損縮小至 282,2019 年虧損 408,2020 年再度出現較大虧損 3,093。2021 年出現扭轉,轉為小幅正向 559,2022 年再度增長至 2,096。整體而言,第一波動期以穩健利潤為主,但自 2015 年起長期承受虧損,並在 2020 年達到相對高位虧損之後逐步改善,於 2021-2022 年出現正向回升。
- 結論性洞見
- 資料顯示在前半段(約 2005-2008 年)與後半段(約 2021-2022 年)之間,收入雖然皆呈現增長,但淨收益的穩定性與方向性顯著不同。2013 年前後出現淨收益的高點,與同期收入相比,利潤率顯著提升;然而自 2015 年起,淨收益出現連續虧損,且在 2016 年達到顯著虧損的峰值,之後雖於 2018-2019 年有所緩解,但仍長時間維持虧損,直至 2021 年才出現正向回升,2022 年再度增長。這顯示收入的變動並非單純決定淨收益的方向,且成本結構、非經常性項目或資本性支出等因素在虧損期間扮演關鍵角色。整體而言,該期間的盈利能力高度依賴於市場環境與成本架構的變動,風險在於利潤率的極端波動與虧損的潛在再現。未來觀察點包括:จ在收入快速回升時,淨收益是否能同步改善,以及在 cost structure 持續高位或資本開支增加的情況下,利潤能否穩健地維持正向。
資產負債表:資產
流動資產 | 總資產 |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5-12-31).
- 流動資產
- 流動資產在2005年至2010年間呈現持續增加,分別為5290、5848、6926、7332、7987、8780百萬美元,於2010年達到區間最高點8780百萬美元,顯示短期資產規模於此階段顯著擴張。之後2011年至2013年間保持在約8300至8600百萬美元的波動區間。自2014年起出現明顯下降,2014年降至6687百萬美元,2015年及2016年進一步滑落至約4404及4276百萬美元;此後於2017年出現短暫回升,升至6157百萬美元,但在2018年至2020年間再次快速下降,2020年降至3081百萬美元,為長期以來的低點。2021年顯著回升至4346百萬美元,隨後在2022年略降至3931百萬美元。整體觀察,2005年至2022年間呈現先上揚、再長期回落且波動較大之走勢,結束時比起始水準降低約1359百萬美元。流動資產與總資產之比重亦呈現下降趨勢:2005年約27.7%,2022年約18.1%,顯示在期末資產結構中,流動資產之相對比重有所縮減,可能反映資產配置由短期流動性偏好轉向較高程度的長期資產或其他投資的調整。
- 總資產
- 總資產自2005年至2012年間快速成長,從19115百萬美元增至43441百萬美元,期間增幅約為127%,顯示資產基礎在此階段顯著擴張。2013年起出現轉折,資產開始下滑,至2016年降至28621百萬美元,之後於2017年至2018年間持續回落至約21433百萬美元,2019年略有回穩至21782百萬美元,2020年回落至18821百萬美元,顯示2010年代中後期的資產規模大幅縮減。2021年回升至20515百萬美元,2022年再度上升至21695百萬美元,整體呈現V型修復,但仍未回到2012年的高點43441百萬美元。以占比與結構觀察,2005–2012年的快速增長使得中期資產基礎相對集中,之後的2013–2020期間顯著下滑,並於2021–2022逐步回穩,顯示資產規模的波動性在中長期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下行-回升循環。
資產負債表:負債和股東權益
流動負債 | 總負債 | 長期債務和長期融資租賃義務 | Hess Corporation 股東權益合計 |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5-12-31).
以下分析聚焦於年度財務資料中的結構性變化與趨勢,於不以公司層面評論的前提下,描述各項目之模式與洞見。
- 流動負債
- 在2005年至2012年間,流動負債水準由6447百萬美元上升至8382百萬美元,呈現穩健上升的走勢;2013年開始顯著下滑,至2020年降至1623百萬美元,創下區間內的低點。之後於2021年出現反彈(3064百萬美元),2022年再度回落至2396百萬美元。整體而言,該項目在2012年以前呈現上升壓力,2013年至2020年間呈大幅下探的趨勢,2021-2022年雖有短暫回升,但未重新回到2005-2012年的高位。若以區間內比重觀察,2012年時流動負債約佔總負債的40%上下,至2020年降至約13%,顯示流動負債在長期結構中所佔比重顯著下降並呈現高度波動。洞見:流動負債水準的劇烈波動反映短期負債需求與執行策略的變動性較高,與後續長期負債變動可能呈現不同步。
- 總負債
- 總負債在2005年為12829百萬美元,於2012年達到最高點22,238百萬美元,期間增長約74%。此後自2013年起逐年回落,2019年降至12,076百萬美元、2020年略升至12,486百萬美元,2021年再回升至13,489百萬美元,2022年略降至13,199百萬美元。整體呈現「先上再下,後再小幅回升」的雙峰式走勢,顯示在長期資本結構調整與市場波動影響下,總負債水準在2012年後逐步回歸較低水平,但在2020-2022年間再次顯示出回暖的傾向。
- 長期債務和長期融資租賃義務
- 長期債務與長期融資租賃義務於2005-2012年間逐步上升,2012年達到11,811百萬美元的高點;之後於2013-2014年出現顯著回落(回落至約5,798-5,987百萬美元),再自2015年起逐步回升,2019年增至約7,380百萬美元,2020年再創新高至8,516百萬美元,2021年達8,658百萬美元,2022年略降至8,460百萬美元。整體看來,此項長期性負債水準在2010年代經歷了先顯著上升、再回落,然後自2020年前後再度攀升,顯示長期借款與租賃義務在高資本開支環境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的資金來源。
- 股東權益合計
- 股東權益合計在2005年至2013年間呈現快速成長,從6,286百萬美元攀升至24,720百萬美元;2014年回落至22,205百萬美元,之後持續下滑,於2020年降至5,366百萬美元,為該期間的低點。2021年回升至6,300百萬美元,2022年再度增長至7,855百萬美元。整體看來,股東權益呈現長期景氣循環的顯著波動,2013年以前的強勁增長與之後的快速回落形成明顯分界,2021-2022的回升顯示資本結構調整與收益恢復帶動的權益修復。
現金流量表
已結束 12 個月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 |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用於) | 籌資活動提供(用於)的現金凈額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5-12-31).
下列期間內的現金流量資料呈現以下趨勢與洞見,著重於三大現金流動向:經營、投資、籌資活動,並以資料觀察為主,避免主觀推論。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
- 在 2005 年至 2012 年期間,經營活動現金淨額呈現穩健成長的趨勢,2005 年約 1,840 百萬美元,於 2012 年攀升至約 5,660 百萬美元,顯示營運現金流受銷售與成本變動的影響幅度較大但仍具韌性。之後於 2013 年起出現顯著回落,至 2016 年降至約 795 百萬美元,反映營運現金流在長期油氣價格波動與產量成本壓力下出現大幅波動。自 2017 年起,經營現金流逐步回升,2017 年約 945 百萬美元,2018-2020 年間波動於 1,300-1,900 百萬美元區間,2021 年回升至約 2,890 百萬美元,2022 年再度提升至約 3,944 百萬美元,顯示在近年營運現金流有較明確的復甦跡象。整體觀察顯示,營運現金流呈現高波動特徵,且與外部市場條件與內部營運效率的交互影響緊密相關。
-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用於)
- 投資活動長期呈現現金流出為主的格局,反映資本支出與資產購置為核心現金去向。2005-2012 年間的現金流出幅度逐步攀升,其中 2012 年達到最高的約 -7,051 百萬美元,顯示在此期間進行了大量資本投資。2013 年至 2016 年的現金流出雖有波動但整體仍為負值,顯示投資活動仍是現金流出的主力來源。2017 年出現轉向正向的現金流(約 +1,358 百萬美元),可能代表資產處分或回籠資金的時點;但 2018-2021 年間再度出現大額現金流出,2022 年再度出現現金流出,顯示投資活動在近年持續承受較高的資本支出壓力。綜合來看,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在長週期內佔據主導地位,且波動與資本支出節奏高度相關。
- 籌資活動提供(用於)的現金淨額
- 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呈現高度波動且與資本結構調整密切相關。2005-2008 年間呈現淨流入與淨流出交替,2009-2012 年多為淨流入,於 2012 年達約 1,682 百萬美元的相對高點。2013 年與 2014 年出現大幅淨流出(約 -4,274 及 -3,828 百萬美元),可能涉及大量償債、回購或其他資本結構調整的支出。2015-2016 年再次出現淨流入,分別約 2,497 與 1,311 百萬美元;2017 年轉為輕微淨流出(約 -188 百萬美元),之後 2018-2020 年再度出現淨流出,2020 年出現小幅淨流入(約 568 百萬美元),2021-2022 年再度轉為淨流出,分別為 -591 與 -1,616 百萬美元。整體而言,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動顯示在多次時點進行資本結構調整與資本回籠/籌資的策略,波動性高,且與年度現金需求與市場條件相關。
就全年度層面觀察,三大現金流的淨合計呈現以下特征:在個別年份經營現金流較強時,若投資活動為大額現金流出且籌資活動多為淨流出,整體淨現金流可能出現明顯不足;相反,若在投資活動有經濟性正向現金流或經營現金流強勁且籌資活動提供適度資金,則可能出現正向或穩定的淨現金流。以 2012、2017、2020-2021、2022 年為代表的時段,分別呈現了「高投資支出但短期營運回暖與資本結構調整」的組合,以及「投資回籠與營運改善同步出現時的正向現金流」情形。整體而言,現金流量結構呈現高波動性與周期性互動,長期資本支出與市場價格波動對現金流量的影響顯著。
每股數據
已結束 12 個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釋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5-12-31).
1, 2, 3 數據針對拆分和股票股息進行了調整。
- 整體趨勢與時序概覽
- 在每股盈餘系列中,前期(2005–2013年)呈現穩健成長與高位,2013年基本每股收益達到 15.01 美元,稀釋每股收益達到 14.82 美元,顯示該時期的盈利能力較為強勁。此後出現顯著波動,2014年仍維持相對高水準,但自2015年起轉為負值,並於2016年觸及區間極值 -19.92 美元,之後逐步回穩,但仍處於負值區間,直到2020年再次出現較大負值,2021年回升至 1.82 美元,2022年進一步回升至 6.8 美元。稀釋每股收益的變動與基本每股收益高度同步,顯示股本結構變動對每股報酬影響較小。整體呈現「早期成長—中段顯著波動—後期逐步回升」的特徵,且在多數高波動期間仍顯示負向轉折的風險與回穩的雙向動能。股息方面,基本現金分配呈現較長期的穩健性與逐步成長的特徵。
- 每股盈餘的時序變化與結構特徵
- 基本每股收益與稀釋每股收益的走勢高度一致。2005–2013年間,兩者均維持正向且呈現上升趨勢,最高點集中在2013年,分別為 15.01 美元(基本)與 14.82 美元(稀釋)。之後的2014年仍保持高位,但2015年起快速轉為負值,2016年出現區間谷底,分別為 -19.92 美元(基本)與 -19.92 美元(稀釋),此後分別回升至 2017 年的 -13.12、2018 年的 -1.1、2019 年的 -1.37、2020 年的 -10.15,2021 年回到 1.82,2022 年再度上升至 6.8 與 6.77(稀釋)。整體波動幅度顯著增大,且在2015–2020年間長時間維持虧損狀態,反映期間的盈利壓力與可能的資產減值或市場環境影響。稀釋與基本EPS的變動幅度接近,顯示在樣本期間股本結構變動對每股盈餘的影響有限。
- 現金股息的分配與時序特徵
- 每股股息長期穩定在 0.4 美元(2005–2012年),顯示長期以穩健現金分配為核心的股東回報策略。2013年提升至 0.7 美元,2014年起穩步上修至 1 美元,並在2015–2021年間維持 1 美元的水平。2022年再度提高至 1.5 美元,顯示在盈利經營波動與虧損期間仍持續進行現金回饋的政策,並在盈利改善時進一步提高現金分配。此現金分配路徑顯示股息政策的穩健性與對長期股東價值的重視,即使在某些年度出現 EPS 負值的情況下,亦維持正向的現金回饋。
- 洞見與風險解讀
- 資料呈現出以下特徵:首先,盈利能力在早期呈現明顯增長,於2013年達到歷史高點;其次,之後的數年間出現幅度較大的波動,特別在2015–2016年出現明顯虧損,並延續至2020年前後的多季虧損,顯示對能源市場條件、資產減值與成本結構的敏感度升高。再者,股息政策在整個期間相對穩定,甚至在盈利轉弱期間仍維持或微幅提高現金回饋,顯示對股東回報的承諾與長期分配策略的優先性。2021–2022年的EPS回升與股息提增,提供了盈利改善與現金流恢復的正向信號,但需警惕:若未來能源市場或資本開支環境持續波動,EPS 的波動風險與現金分配的可持續性仍可能出現再平衡。綜合觀察,該時段的主要洞見在於:盈利能力的波動性顯著,而現金分配的穩健性與政策穩定性在波動期內仍然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