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表的結構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8-06-30), 10-K (報告日期: 2017-06-30), 10-K (報告日期: 2016-06-30), 10-K (報告日期: 2015-06-30), 10-K (報告日期: 2014-06-30), 10-K (報告日期: 2013-06-30).
- 整體營收狀況
- 由於所有年度的收入佔比均為100%,資料缺少實際金額數值,無法直接評估營收的成長趨勢。然而,從淨利潤百分比的變化可以推測,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同期間存在波動。特別是在2015年達到較高的淨利潤率(29.45%),而在2016年和2017年顯著下降,分別為11.04%與11.32%,顯示可能面臨營運壓力或特殊項目影響。至2018年,淨利潤率回升至14.68%,略有改善。
總體而言,公司在不同年度的淨利潤率展現出較大波動性,反映出經營環境或內部策略調整的結果。 - 毛利率變化
- 毛利率在2013年至2018年間呈現出較為穩定的趨勢,介於33.76%至37.63%之間。2017年達到最高點37.63%,但在2018年回落至34.97%。這種變動可能與成本控制或銷售定價策略調整有關,表明公司在控制營運成本與提高毛利率之間存在一定的變動性。
整體而言,毛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展現出一定的盈利能力,但也存在短期波動。 - 營業利潤率
- 營業利潤率在2013年至2018年之間持續提升,從19.42%上升至20.75%,2017年達到最高21.89%。這表示公司在營運效率方面可能有所改善,有效管理了營運費用,尤其是銷售、一般與管理費用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由-14.48%降至-12.07%)。
- 關聯公司收益與投資表現
- 關聯公司股權收益於 2013 年至 2015 年持續較高(約2%至3%),而在2016年轉為虧損(-0.12%至-0.45%),顯示投資項目或關聯企業表現轉弱。在2018年略有恢復但仍低於早期水平,暗示投資回報的波動性與潛在的績效不確定性。
此外,其他淨收入在2013年大幅正向(約13.41%),但隨後大幅下降甚至轉為負值,反映非經營項目的波動或特殊事項的影響。 - 稅務與所得稅趨勢
- 公司在2013至2015年稅率較為正向(約-6%至-4%),但在2018年曾轉為正值(1.2%),表示稅務負擔或稅收策略有所變化,影響淨利潤水平。此外,所得稅費用在不同年度的波動亦反映出稅務規劃或稅率變動的影響。
- 停止業務收益
- 來自已終止經營業務的收益(虧損)比例較為微小且波動,較少影響主要盈利指標。
綜合來看,財務資料揭示公司在營收穩定性方面受限於資料缺失,不能明確判斷總體營收變化,但在毛利率與營業利潤率上展現出一定的穩定與提升,投資與非經營項目的波動則提示公司面臨經營環境或策略調整的挑戰。財務結構的優化與收入來源的多元化將是未來值得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