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表的結構
季度數據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Q (報告日期: 2014-09-30), 10-Q (報告日期: 2014-06-30), 10-Q (報告日期: 2014-03-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Q (報告日期: 2013-09-30), 10-Q (報告日期: 2013-06-30), 10-Q (報告日期: 2013-03-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Q (報告日期: 2012-09-30), 10-Q (報告日期: 2012-06-30), 10-Q (報告日期: 2012-03-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Q (報告日期: 2011-09-30), 10-Q (報告日期: 2011-06-30), 10-Q (報告日期: 2011-03-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Q (報告日期: 2010-09-30), 10-Q (報告日期: 2010-06-30), 10-Q (報告日期: 2010-03-31).
- 趨勢概述
-
從資料中可以觀察到,公司在2010年至2014年間的營運表現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尤其是在營業利潤和淨收益方面,出現數值的大幅波動與不同階段的變化趨勢。
毛利率整體維持較高水準,約在81.25%至87.47%之間,顯示公司產品具有較高的獲利能力,且隨時間逐步提升,代表產品毛利空間在擴大,整體盈利潛力較強。
- 營收相關分析
-
產品淨銷售額占比固定為100%,代表資料集中於單一產品線,且未有變動。銷售成本(排除無形資產攤銷)持續呈現出較低比例,約在11.07%至15.53%之間,顯示公司銷售效率較佳,成本管控成熟。
無形資產攤銷率逐步下降,從2010的約3.36%下降至2014的1.46%,反映公司無形資產(如專利或品牌)攤銷趨於穩定,或新投入無形資產的比例較低。
- 利潤及成本變化
-
營業利潤在2010年至2014年間經歷波動,但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從22.64%逐步提高至33.18%。期間內的最大挑戰為2010年第三季時,營業利潤大幅下滑至-57.97%,可能與特殊成本或一次性損失有關,隨後逐步回升並穩定在30%以上。
銷售、一般管理費用比例波動較大,尤其在2011年和2013年,部分季度超過40%的比例,顯示公司在管理成本上存在較大變動,但整體趨勢顯示管理效率具有改善空間。
- 研究與開發
- 研究投入占比約在14%至21%之間,並一再展現出較高的支出比例,反映公司持續進行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為長期競爭力奠定基礎,在2012年和2013年達到較高比例後,2014年有所下降,可能因為研發項目完成或調整策略。
- 特殊項目與非經常性項目
-
法律解決費用(2011年第2季)曾出現高達-51.17%的占比,這可能是個案性高額訴訟費用所致。重組費用在部分季度出現較大波動,特別是在2014年與2013年之間的較大幅度變動,反映公司進行重整或資產調整的策略性支出。
出售已終止業務或非持續經營業務之淨收益占比在特定季度出現負值,顯示公司部分非核心業務處理帶來的損益波動。尤其在2012年和2013年,這些項目對整體淨收益產生一定的壓力。
- 盈利能力
-
淨收益率的變化顯示出較大的波動性,尤其在2010年第三季,淨收益極為負面,達-56.10%。然而,隨著時期推移,淨收益逐步回升並在2014年達到28.54%之高點,表明整體盈利水準逐步改善,並在後段時期恢復穩定。
歸屬於公司本身的淨收益(虧損)比例,有明顯的波動,尤其在2010至2012年間出現大幅波動,但在2013年和2014年逐步提升,反映公司在利潤轉強方面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
在2012年第一季度,淨收益轉為正值,標誌著公司逐步擺脫早期的財務困難,進入盈利穩定期,並在2014年推動淨收益持續攀升至較高水平。
- 結論
-
整體而言,Allergan Inc.在2010年至2014年間經歷了財務表現的起伏,包括成本控管、營收的穩定性,以及非經常性項目的影響。公司毛利率高且逐步提升,營運盈利能力在經歷特定困難後逐步改善,特別是在2013年至2014年的獲利轉好展現良好的改善趨勢。未來觀察重點應聚焦於成本控制的穩定性、研發投入效率以及非經常性項目的持續影響,以評估公司長期的盈利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