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表的結構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 整體營收結構與毛利變動
- 公司淨銷售額的百分比保持穩定,始終為100%。毛利率在2016年至2018年間有所下降,從36.54%下滑至30.28%,顯示毛利空間縮小。然而,從2019年起,毛利率回升至32.71%,並在2020年進一步增至35.64%,恢復甚至超越早期香港的水平,反映出成本控制改善或產品結構調整的成效。
- 銷售產品成本趨勢
- 銷售產品成本佔比逐步升高,從2016年的63.46%漲至2018年的69.72%,表示成本壓力增大。2019年略有下降,至67.29%,並在2020年進一步降低至64.36%,與毛利率的改善同步,指向成本管理的進步。
- 營業利潤及其組成
-
營業利潤率在2016年和2017年均約18%,呈相對穩定,然2018年顯著下降至12.06%。此後在2019年有所回升(16.21%),至2020年進一步提升至16.95%。
此趨勢與毛利率的恢復一致,顯示公司在營運效率及成本控制方面逐步改善,並且營業外支出自2018年起有所降低,亦間接支援營業利潤的提升。
- 利息收入與支出
- 利息收入保持較低且穩定,約0.04%至0.06%,而利息支出則逐年略為下降,從-1.75%降低至-1.32%,說明公司在負債管理和融資成本方面持續優化,降低了財務成本負擔。
- 所得稅和權益前淨利潤
- 所得稅和股權前利潤的比例呈現較大波動,從2016年的16.53%下降至2018年的9.81%,反映稅負或公司盈利結構的變化。2019年起逐步回升至約15%,2020年略升至15.31%;同時,權益前利潤與所得稅後的凈利潤比例亦逐漸改善,表明公司盈利的穩定性逐步提高。
- 淨收入與凈利潤結構
-
公司淨收入(占銷售比率)在2016年以12.19%稍有波動後,2017年略上升至12.7%,2018年快速下降至7.82%。之後在2019年回升至11.91%,並在2020年進一步提升至12.52%,顯示公司盈利能力在經歷短暫衰退後逐步修復。
歸屬於非控制性權益的淨利潤比例基本維持在負值,反映出公司大部分的凈利潤歸屬於母公司本身,並未受到顯著的非控制性權益影響。
- 整體分析
- 綜合觀察,該公司在2016至2020年間經歷了毛利率的下降與回升過程,顯示成本控制與銷售結構的調整對盈利表現有重要影響。營業利潤率的波動反映出營運效率的變化,但在2019及2020年均得以改善,顯示公司在改善成本管理與提升營收效率方面已取得成果。財務狀況較為穩健,負債成本有序下降,稅務規劃和淨利潤也呈現逐步穩定向上的趨勢,預示投資者的長期盈利潛力持續良好。總體而言,公司在這段期間內展現出較佳的財務調整和盈利能力改善,展現一定的韌性與經營改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