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ck Analysis on Net

Micron Technology Inc. (NASDAQ:MU)

營業獲利率 
自 2005 年起

Microsoft Excel

計算

Micron Technology Inc.、營業獲利率、長期趨勢計算

Microsoft Excel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4-08-29), 10-K (報告日期: 2023-08-31), 10-K (報告日期: 2022-09-01), 10-K (報告日期: 2021-09-02), 10-K (報告日期: 2020-09-03), 10-K (報告日期: 2019-08-29), 10-K (報告日期: 2018-08-30), 10-K (報告日期: 2017-08-31), 10-K (報告日期: 2016-09-01), 10-K (報告日期: 2015-09-03), 10-K (報告日期: 2014-08-28), 10-K (報告日期: 2013-08-29), 10-K (報告日期: 2012-08-30), 10-K (報告日期: 2011-09-01), 10-K (報告日期: 2010-09-02), 10-K (報告日期: 2009-09-03), 10-K (報告日期: 2008-08-28), 10-K (報告日期: 2007-08-30), 10-K (報告日期: 2006-08-31), 10-K (報告日期: 2005-09-01).

1 百萬美元


整體趨勢摘要
在所提供的期間內,收入呈現長期成長的趨勢,但同時伴隨顯著的波動與循環。營業利潤(虧損)於早期呈現小幅正值,之後出現多次大幅的虧損與回升,直到2010年代中後期出現顯著的獲利能力擴張,特別在2014年至2018年間與2017-2018年的營業獲利率與營業利潤均創下較高水準。2023年出現極端負值,導致營業利潤與營業獲利率大幅下滑。2024年的營業利潤(與收入相比)再度回升,但營業獲利率僅恢復至較低水準,顯示利潤動能在新一輪周期中仍具高度敏感性。整體而言,收入的長期增長與利潤率的高低波動並存,且利潤的波動性在各年度間顯著不穩定。
營業利潤(虧損)之年際變動與主要轉折
初期於2005年至2006年呈現小幅正利潤,分別為約218與350百萬美元;但在2007年至2009年間經歷連續虧損,2008年與2009年分別為-1,595與-1,675百萬美元,顯示經濟環境與市場需求的極端波動對盈虧造成放大影響。2010年起出現回升,2010年營業利潤回升至約1,589百萬美元,之後在2011年達約755百萬美元,至2012年回落至-618百萬美元。2013年回穩至236百萬美元,2014年與2015年間快速增長至約3,087與2,998百萬美元,顯示在該時期的成本控制與銷售結構改善具顯著效應。2016年再度回落至約168百萬美元,2017年大幅攀升至約5,868百萬美元,2018年更大幅擴張至約14,994百萬美元,為長期以來的高點。之後在2019年至2022年間維持高位區間,分別為約7,376、3,003、6,283與9,702百萬美元。2023年經歷極端虧損,約-5,745百萬美元,造成年度整體表現嚴重受挫;2024年回升至約1,304百萬美元,顯示利潤動能尚未穩定回到歷史高點。
收入之成長結構與轉折點
收入在整體期間呈現長期成長但具明顯的波動。初始年份2005至2008年間穩步增長,分別為約4,880、5,272與5,688百萬美元,2009年出現下滑至約4,803百萬美元。2010年開始出現大幅成長,至8,482百萬美元,並於2011年略增至8,788百萬美元,2012年小幅回落至8,234百萬美元。2013年回升至約9,073百萬美元,2014年出現顯著躍升,達到約16,358百萬美元,之後於2015年略降至16,192百萬美元。2016年再度大幅下滑至12,399百萬美元,2017年快速反彈至20,322百萬美元,2018年再創高點約30,391百萬美元。此後2019年回落至23,406百萬美元,2020年降至21,435百萬美元,2021年顯著反彈至27,705百萬美元,2022年再度攀至30,758百萬美元,2023年出現明顯回落至15,540百萬美元,2024年回升至25,111百萬美元。整體觀察顯示,收入與業務容量的波動存在高度相關性,且跨年度的成長動力多集中在特定時期的需求旺盛與產能配置的變化。
營業獲利率的波動與驅動因素
營業獲利率在2005年至2006年間分別為約4.46%與6.64%,之後於2007年與2008年轉為虧損(-4.92%、-27.31%),2009年持續虧損(-34.87%),顯示在高成本結構與需求低迷時的放大效應。2010年快速回升至18.73%,2011年略降至8.59%,2012年再度為負值(-7.51%),但2013年回穩至約2.6%。2014年與2015年分別達到約18.87%與18.52%,顯示成本管控與銷售組合改善。2016年明顯下滑至約1.35%,2017年回升至約28.88%,2018年創歷史高點約49.34%,2019年約31.51%,2020年下降至約14.01%,2021年回升至約22.68%,2022年再度攀至約31.54%;2023年出現極端負值(-36.97%),顯示單年度虧損或非經常性項目的影響大於營業收入的增長,2024年回升至約5.19%。整體而言,獲利率呈現高幅波動,與收入結構、成本控制、產能利用率與價格變動具高度相關性。
洞見與風險評估
資料顯示的利潤與現金流動性高度依賴於需求周期與成本結構的變化。特定時期出現的極端高利潤狀況(如2017-2018年)通常與較高的價格行情、良好成本控制與供應鏈效率有關;相對地,2012年、2013年以降的波動、以及2023年的巨幅虧損,顯示在需求波動、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或非經常性損益影響下,利潤水準易被放大影響。若以風險管理角度觀察,需關注以下面向:成本結構的敏感性、資本密集產業的資本支出與折舊對利潤的影響、以及收入結構的變化對毛利率與營業利潤率的拉動效果。對於未來,倘若市場需求回升且成本控制有效,2024年的低點後的恢復或有望帶動穩定的獲利能力;但若市場出現再次的容量過剩、價格下滑或非經常性損失,營業利潤與獲利率的波動仍可能放大。

與競爭對手的比較

Micron Technology Inc.、營業獲利率、長期趨勢、與競爭對手的比較

Microsoft Excel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4-08-29), 10-K (報告日期: 2023-08-31), 10-K (報告日期: 2022-09-01), 10-K (報告日期: 2021-09-02), 10-K (報告日期: 2020-09-03), 10-K (報告日期: 2019-08-29), 10-K (報告日期: 2018-08-30), 10-K (報告日期: 2017-08-31), 10-K (報告日期: 2016-09-01), 10-K (報告日期: 2015-09-03), 10-K (報告日期: 2014-08-28), 10-K (報告日期: 2013-08-29), 10-K (報告日期: 2012-08-30), 10-K (報告日期: 2011-09-01), 10-K (報告日期: 2010-09-02), 10-K (報告日期: 2009-09-03), 10-K (報告日期: 2008-08-28), 10-K (報告日期: 2007-08-30), 10-K (報告日期: 2006-08-31), 10-K (報告日期: 200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