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用戶區域
免費試用
本周免費提供Elevance Health Inc.頁面:
資料隱藏在後面: 。
這是一次性付款。沒有自動續訂。
我們接受:
損益表
已結束 12 個月 | 營業收入 | 股東凈利潤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5-12-31).
-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
-
本系列數據顯示長期正向增長的趨勢,期間從 2005 年的 44,513 百萬美元,提升至 2024 年的 175,204 百萬美元,總體走勢呈現穩健的成長軌跡。若以年增長率觀察,2005–2006 年間增長約 26%,之後至 2007 年增長約 7%;2008 年至 2012 年出現小幅波動,收入大致在 57,844–61,579 百萬美元區間波動;2013 年起進入加速增長期,收入自 70,191 百萬美元提升至 84,194 百萬美元(2016 年),之後持續攀升至 89,061 百萬美元(2017 年)與 91,341 百萬美元(2018 年),並在 2019 年突破 103,141 百萬美元。2020 年起增長更為顯著,達到 120,808 百萬美元,之後持續擴張至 2024 年的 175,204 百萬美元,創下新高。
期間內的年度增長動能在 2019–2020、2020–2021、2021–2022、以及 2022–2023 四個時段出現較高幅度的增長,分別約 12.9%、17.1%、13.7%、9.4%。這些階段顯示營收的增長動力自高增長環境中持續擴張,且在 2020 年以後顯著加速,可能與規模效應、定價策略、產品組合或客戶基礎的變化有關。為完整理解需搭配成本與營運結構的分解數據。
結論性觀察:長期而言,營業收入呈現穩健成長的核心趨勢,且在後期呈現加速與新高點的特征;但期間的中短期波動亦顯示成長並非線性,需進一步分析成本、費用與非經常性項目的影響,以區分單純的營運成長與潛在的結構性變化。
- 股東凈利潤(百萬美元)
-
淨利潤水準在整體期間內呈現波動,但絕對值顯著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而提升。2005 年為 2,464 百萬美元,至 2024 年達 5,980 百萬美元,期間波動幅度較大。若以年增長率觀察,2005–2007 年間呈現穩定的增長,2008 年小幅回落,2009 年出現顯著抬升,之後於 2010–2012 年間再度回落,2013–2016 年階段性回落後在 2017–2019 年間有所回升,並於 2020 年及以後的年度出現明顯的絕對水準提升,雖然 2021–2024 年間利潤率略有回落,但淨利潤的絕對值仍處於高位水平。
不同年度的利潤率波動顯示,2005–2007 年間利潤率穩定在約 5.4–5.6%,2008 年降至約 4.0%,2009 年因同年營收水平較高而提升至約 7.8%,此後在 2010–2012 年多數年份利潤率回落至 4.0–4.5% 區間。2013–2016 年間利潤率再度下探至約 3–4.5% 範圍,2017–2019 年有所回升,2020 年和 2021 年再度顯著提升,之後回落至約 3.4–4.5% 的區間,2024 年大致維持於 3.4% 左右。
結論性觀察:淨利潤的絕對值與營收增長呈現同方向變動,但利潤率卻呈現波動且長期並未穩定提高,顯示成本結構、費用控制與非經常性項目的影響具有顯著性。就長期而言,營收增長並未帶動穩定的淨利潤率提升,需進一步獲取營運利潤、費用率等分解數據以釐清利潤率變動的結構性因素。
資產負債表:資產
流動資產 | 總資產 |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5-12-31).
- 數據概覽與長期成長脈絡
-
從可得期間觀察,流動資產與總資產皆顯著成長,呈現逐步擴張的長期趨勢。2005年為基期,流動資產為 25,945 百萬美元、總資產為 51,405 百萬美元。2008年出現短期低迷,流動資產降至 12,130、總資產降至 48,403。之後逐步回升,2019年至2024年期間更顯著增長,流動資產在 2024 年達到 59,942 百萬美元、總資產達到 116,889 百萬美元,分別比基期增長約 132% 與 127%。
整體而言,資產規模在整個期間呈現穩定的成長軌跡,且重大波動集中於全球金融危機前後的2008-2010年的低迷時期,隨後進入長期增長期。此類增長與經營規模擴張相吻合,顯示在後期期間的營運或資本支出等因素推動資產增長。
- 流動資產的結構與比重變化
-
2005年至2008年間,流動資產曾出現顯著波動,2006年降至約 11,807 百萬,佔總資產比重下降至約 23%,顯示短期資產的相對比重在該期縮減。自2009年起,流動資產快速反彈,2009年達到 28,071 百萬,佔總資產約 54%;此後雖有季節性波動,但整體維持在約 48%—59% 的區間,2019年後多數年份約 55% 至 60% 左右。
於2024年,流動資產為 59,942 百萬,總資產為 116,889 百萬,流動資產比重約 51%。這意味著在近期年度,資產結構偏重於流動與非流動資產之間的相對均衡,非流動資產亦佔有相近比重,顯示長期資產與流動資產間的配置維持穩健。
- 長期趨勢與增長動力的洞見
-
就長期而言,總資產年化增長率約 4% 左右,從 2005 年的 51,405 百萬美元增長至 2024 年的 116,889 百萬美元。流動資產亦展現相近的增長軌跡,2005-2024 的累積增長顯著,顯示在收入成長與可能的資本活動影響下,短期資產與整體資產同步擴張。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出現的資產縮水與流動性壓力,對資產結構造成短期衝擊;隨後幾年逐步修復,2010年代中後段進入穩健成長階段,並於2019年後因內部資本配置與業務擴張展現出更強的增長動力。此時期流動資產的增長步伐曾超越總資產增長幅度,顯示額外的現金及應收款等流動性資源的積累。
- 限制與需補充的資料
- 現有資料僅提供流動資產與總資產之數值,缺乏負債、股東權益、現金流量及營業收入等項目的分解,無法評估償債能力、流動性風險、或淨資產回報的變化。若欲深化分析,需補充長期負債、流動負債、股東權益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分項,以及營業現金流與投資現金流的走勢。
資產負債表:負債和股東權益
流動負債 | 總負債 | 總債務 | 股東權益 |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5-12-31).
- 結構性趨勢概覽
- 在2005年至2024年的期間,流動負債、總負債、總債務與股東權益皆呈現上升趨勢;其中負債端的增長速度顯著高於股東權益,導致整體財務槓桿逐步攀升。以2024年數據為基準,流動負債為 40,581 百萬美元,總負債為 75,463 百萬美元,總債務為 31,232 百萬美元,股東權益為 41,315 百萬美元。三者之變化顯示,短期與長期負債端的增長與股本增長並行,但負債成長在絕對與相對層面均占優勢。若以2005年為基點,三大負債指標的年化增長率分別約為 5.4%、5.7%、8.3%,股東權益的年化增長約為 2.7%。
- 槓桿與資本結構演變
- 以總負債相對於股東權益的比值衡量,2005年的近似比值為 1.06,至2024年上升至約 1.83,顯示槓桿水平顯著提升。2012–2015年期間該比值快速攀升,之後在2017年以後持續走高,直到2024年仍在上升軌道。另就流動負債與股東權益之比而言,2024年的流動負債 40,581 百萬美元與股東權益 41,315 百萬美元相近,約為 0.98,顯示短期負債壓力與自有資本間在2024年達到相對接近的平衡。這些變化共同指向以債務為主的資本結構調整,以及在近年期望透過長期負債與短期負債籌措資本以支應成長需求。
- 區間內的波動點與結構性變化
- 在2012年出現總負債與總債務的顯著上升,隨後在2013年短暫回落,顯示再融資或資本結構調整的階段性影響。2017年至2020年間,總負債、流動負債與總債務出現較明顯的加速增長,2020年後尤為顯著,反映出為因應擴張需求或戰略投資而增加融資規模。2021–2024年間繼續上升,顯示長期資本支出或收購活動的財務來源持續偏向債務融資。股東權益方面,雖在2005–2009年期間出現下滑,但自2010年後逐步回升,並在2015年以後展現穩健的增長態勢,與負債端增長的速度並行但相對較低。
- 洞見與風險提示
- 長期槓桿水平的提升意味著在利率、營運現金流與盈利波動較大的情況下,財務風險與利息覆蓋壓力可能擴增。若未來盈利成長與現金流增長未能同步改善利息支出與本金償付能力,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穩健性可能受限。此外,2020年代初以來的流動負債快速攀升提示營運資金管理與短期資金來源的穩定性需持續觀察,以避免短期資金缺口對現金流造成壓力。
現金流量表
已結束 12 個月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 |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用於) | 籌資活動提供(用於)的現金凈額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5-12-31).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
- 在觀察期間,經營活動現金淨額呈現長期正向貢獻的特徵,且在2019年至2020年間出現顯著放大,顯示核心營運所產生的現金流量顯著增強。2005年至2007年間呈穩健成長,分別為3,257、4,044與4,345百萬美元;2008年至2010年出現較大波動,分別下降至2,535與1,417百萬美元,顯示營運現金在經濟環境變動時的波動性提升。之後於2011年至2016年間再度回升,2014年至2016年介於3,052至4,116百萬美元之間;2017年至2019年的水平再度走高,2019年達到6,061百萬美元。2020年起出現顯著躍升,至10,688百萬美元,並於2021–2023年間維持高位(8,364、8,399、8,061百萬美元),但2024年回落至5,808百萬美元,顯示疫情後期的增長動力有所放緩,但整體仍處於高水平。
-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用於)
- 投資活動現金凈額長期偏向負值,顯示資本支出、投資與收購等活動對現金的淨消耗較大。2005年至2007年多為現金流出,2008年與2009年出現暫時性正向現金流入(616與3,003百萬美元),此後多數年份再度呈現現金流出,且幅度逐年增大。特別在2017年、2020年及2021年間,現金流出顯著放大,分別為-5,082、-7,324與-9,638百萬美元,顯示在該段期間實施了大規模投資與並購活動。2012、2014、2015、2016等年份雖亦顯示現金流出,但幅度相對較小,顯示投資活動的規模與結構在不同年份間存在顯著變動。近年(2018–2023)維持高位的現金流出,仍反映持續的資本性投資。2024年資料缺失,無法判斷該年的投資活動走勢。
- 籌資活動提供(用於)的現金凈額
- 籌資活動現金凈額呈現高度波動的模式。2005年為正向現金凈額(約2,447百萬美元),顯示初期透過籌資活動取得資金以支援投資與運作。之後2006至2011年間多為現金凈流出,分別出現大量的負值,表現為融資性現金的消耗,可能對應償債、股利或回購等活動。2012年出現正向現金凈額(2,089百萬美元),之後2013–2019年間再度以現金流出為主,尤其在2017–2019年間呈現顯著淨流出。2020年出現小幅正向現金凈額(423百萬美元),2021、2022年再度走向現金凈流出,2023年重新出現正向現金凈額(1,193百萬美元)。2024年的資料缺失,無法判斷該年度的籌資活動走勢。
每股數據
已結束 12 個月 | 基本每股收益1 | 稀釋每股收益2 | 每股股息3 |
---|---|---|---|
2024年12月31日 | |||
2023年12月31日 | |||
2022年12月31日 | |||
2021年12月31日 | |||
2020年12月31日 | |||
2019年12月31日 | |||
2018年12月31日 | |||
2017年12月31日 | |||
2016年12月31日 | |||
2015年12月31日 | |||
2014年12月31日 | |||
2013年12月31日 | |||
2012年12月31日 | |||
2011年12月31日 | |||
2010年12月31日 | |||
2009年12月31日 | |||
2008年12月31日 | |||
2007年12月31日 | |||
2006年12月31日 | |||
2005年12月31日 |
根據報告: 10-K (報告日期: 202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5-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4-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3-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2-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1-12-31), 10-K (報告日期: 2010-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9-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8-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7-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6-12-31), 10-K (報告日期: 2005-12-31).
1, 2, 3 數據針對拆分和股票股息進行了調整。
- 整體觀察要點
- 在 2005 至 2024 年間,基本每股收益(EPS)呈現長期上升的趨勢,期間亦出現若干波動。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出現回落,2009 年快速反彈,2010 年再度承壓;自 2013 年以後,EPS 持續走高,且自 2017 年起增長幅度顯著,至 2024 年達 25.81 美元,顯示盈利能力在中長期顯著提升。稀釋每股收益(Diluted EPS)與基本 EPS 的走勢高度一致,兩者在各年間的差距多為 0.1–0.4 美元,且在 2023–2024 年逐步縮小,顯示股本結構對摻稀效應的影響在後期變得較小。每股股息自 2011 年起開始發放,至 2024 年累計提升至 6.52 美元,顯示股東回報呈現穩健成長的模式,且 2024 年的股息約占 EPS 的 25% 左右,顯示現金回饋與盈餘留存的平衡逐步朝回報導向發展。
- 基本每股收益(EPS)之長期趨勢與波動
- 2005 年為 4.03 美元,2006 年上升至 4.93 美元,2007 年為 5.64 美元,2008 年下滑至 4.79 美元;2009 年大幅上升至 9.96 美元,2010 年回落至 7.03 美元;2011–2012 年分別為 7.53 與 8.26 美元,之後在 2013–2016 年逐步走高。2017 年出現顯著跳升,至 14.70 美元,之後在 2018–2020 年間略有回落,分別為 14.53、18.81、18.23 美元。2021–2024 年再度穩健上揚,分別為 25.04、25.10、25.38、25.81 美元。整體而言,長期趨勢顯著向上,且在 2017、2021 與 2024 年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點,呈現具高度成長性的曲線。
- 稀釋每股收益(Diluted EPS)之長期趨勢與結構
- 2005 年為 3.94 美元,2006 年 4.82 美元,2007 年 5.56 美元,2008 年 4.76 美元;2009 年 9.88 美元,2010 年 6.94 美元,2011 年 7.25 美元,2012 年 8.18 美元,2013 年 8.20 美元,2014 年 8.99 美元,2015 年 9.38 美元,2016 年 9.21 美元;2017 年 14.35 美元,2018 年 14.19 美元,2019 年 18.47 美元,2020 年 17.98 美元,2021 年 24.73 美元,2022 年 24.81 美元,2023 年 25.22 美元,2024 年 25.68 美元。基本與稀釋 EPS 的走勢高度一致,且在 2023–2024 年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例如 2023 年 25.38 vs 25.22、2024 年 25.81 vs 25.68),顯示近年摻稀因素對 EPS 的影響逐步減弱,企業盈利品質有穩健的展現。
- 每股股息(股息發放)之模式與成長
- 自 2011 年起開始發放,2011 年為 1 美元,之後逐年提升至 2012 年 1.15 美元、2013 年 1.50 美元、2014 年 1.75 美元,2015 年大幅提升至 2.50 美元,2016 年 2.60 美元,2017 年 2.70 美元,2018 年 3.00 美元,2019 年 3.20 美元,2020 年 3.80 美元,2021 年 4.52 美元,2022 年 5.12 美元,2023 年 5.92 美元,2024 年 6.52 美元。整體呈現穩健且持續成長的模式,股息發放時點與幅度顯示出穩定的現金回報政策,與 EPS 的增長保持同步成長的趨勢。由於 2011 年才開始發放,早期缺口使得股息與 EPS 的長期對比出現時點差異,但自 2011 年以後的穩健增長反映出穩健的現金流與財務彈性。
- 洞見與風險提示
- 長期觀察顯示 EPS 與 Diluted EPS 呈現高度一致的成長軌跡,且近年差距逐步縮小,顯示股本稀釋因素對盈利的影響在後期有所遞減。股息自 2011 年開始逐步提高,與 EPS 的增長基本同步,2024 年股息約佔 EPS 的 25% 左右,顯示盈利留存與現金回饋的平衡逐步走向以股東回報為主的策略。需注意的是早期年份的波動性較高,特別是 2008–2010 的波動與 2017 的顯著上行點,可能與宏觀環境及公司結構性變化相關。未來若面臨經濟成長放緩或利率變動,EPS 的波動性可能再度出現,且股息增長的可持續性需其現金流與留存收益之穩健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