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量表
季度數據
現金流量表提供有關公司在一個會計期間的現金收入和現金支付的信息,顯示這些現金流量如何將期末現金餘額與公司資產負債表上顯示的期初餘額聯繫起來。
現金流量表由經營活動提供(用於)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提供(用於)的現金流量以及籌資活動提供(用於)的現金流量三部分組成。
付費用戶區域
免費試用
本周免費提供PayPal Holdings Inc.頁面:
資料隱藏在後面: 。
這是一次性付款。沒有自動續訂。
我們接受:
根據報告: 10-Q (報告日期: 2023-03-31), 10-K (報告日期: 2022-12-31), 10-Q (報告日期: 2022-09-30), 10-Q (報告日期: 2022-06-30), 10-Q (報告日期: 2022-03-31), 10-K (報告日期: 2021-12-31), 10-Q (報告日期: 2021-09-30), 10-Q (報告日期: 2021-06-30), 10-Q (報告日期: 2021-03-31), 10-K (報告日期: 2020-12-31), 10-Q (報告日期: 2020-09-30), 10-Q (報告日期: 2020-06-30), 10-Q (報告日期: 2020-03-31), 10-K (報告日期: 2019-12-31), 10-Q (報告日期: 2019-09-30), 10-Q (報告日期: 2019-06-30), 10-Q (報告日期: 2019-03-31), 10-K (報告日期: 2018-12-31), 10-Q (報告日期: 2018-09-30), 10-Q (報告日期: 2018-06-30), 10-Q (報告日期: 2018-03-31).
從資料中可以觀察到,PayPal Holdings Inc.的淨收入在2018年至2023年期間呈現較為波動的趨勢。在2018年到2021年期間,淨收入普遍保持在較高水準,尤其是在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推動線上支付需求增加,使淨收入達到高峰,尤其是在2020年12月31日達成的1,097百萬美元。然而,2022年後淨收入開始出現較大的變動,2023年第一季度的淨收入回升至795百萬美元,但仍有較大的波動性,部分季度出現虧損,如2023年3月31日的淨虧損-341百萬美元。
交易和信用損失方面,整體趨勢顯示波動,特別是在2020年第一季度到2022年期間,交易和信用損失的金額較高,比較集中在400百萬美元以上。2022年後,該項錢額仍然較為活躍,呈現出略有增加的趨勢,但變動較大,反映出信用風險管理面臨的挑戰依然存在。
折舊和攤銷在整個期間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趨勢,特別是在2020年後逐年播大,代表資產的折舊攤銷投入增加,可能為公司資產規模擴張的反映。基於股票的薪酬亦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該項在2020年後進一步提升,反映公司在員工激勵制度上投入更高;而2023年第一季度的數值則較前期有所下降,可能受成本控制或股權激勵政策調整影響。
遞延所得稅方面,數值在不同季度呈現較大變化,有時為正值,有時為負值,代表稅務支出的時間性差異明顯。尤其在2021年和2022年,數值普遍較為極端,對淨收入的稅負負擔產生較大影響。
經營現金流顯示,在2020年疫情期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普遍較高,特別是2020年第二季度達到1,504百萬美元的高峰,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的強勁和現金流的充沛。隨著時間推移,現金流逐漸回穩,2023年第一季度仍保持較為健康的現金流入,但較疫情之前的高點略有下降。
投資活動方面,購買投資品的金額在2020年疫情期間較高,尤其在2020年和2021年間累積大量資本投資,反映公司積極擴充資產或投資於金融工具。投資的到期和出售也相應增加,顯示投資組合的調整與資金回籠。在購買投資品方面,2022年和2023年6月大幅度下降,顯示投資策略可能轉趨保守或資金撥付有所調整。
融資方面,2020年疫情期間公司進行了大額借款,尤其在第二季度,融資借款金額顯著增加,伴隨著較高的還款,反映出公司於疫情期間為維持流動資金而進行的融資活動。2022年至2023年初,借款和還款活動較為頻繁,顯示公司在資金調度上持續調整,且在2022年末出現的負的籌資活動凈額,徵象著公司在縮減借款或償還部分負債。
應付帳款和應付資金方面,呈現不規則變動,反映出公司在供應鏈管理和客戶款項調度上的調整。此外,應交所得稅的支付亦展現波動,尤其在2022年和2023年,受稅務規範或營運狀況的影響。
總之,PayPal在過去數年間展現出較大的營收波動與資產調整。疫情期間的現金流大幅提升反映出公司在此時期的經營韌性,但隨後的資金調度和投資行為顯示公司正進行資產與負債組合的調整,以應對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淨收入的期待值較高,且公司持續進行大量投資於財產、專利及金融工具,展現其長期成長策略。然而,成本控制與信用風險管理,在未來仍然是維持穩定經營的關鍵。